前天去聽了一個小型的講座,主講人,名字我不記得了,不過我真的很欣賞他,一個原本科技業的人才,從看了 雜食者的兩難這本書開始,對 我們到底吃進了什麼產生質疑,這些內容就不用詳述了,反正從網路、媒體我們也聽到太多不可思議,卻很可怕的東西。




 




這位文質彬彬的主講者,準備跨行當 農夫,他說他走遍了全台各地的農場、果園,實地的去了解他們的種植方式。
這次講座他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大家鼓勵支持用心的農民,盡可能的直接跟這樣的農民購買。




 




由北到南,目前有幾個類似的在地農產品銷售點,他講得很快,也沒特別為誰做廣告,所以,我也無從推薦起,可能可以上網了解或者是,聽我道來~




 




 




現在很多捨得花多一點點錢買健康的人,常跑去生機專賣店買所謂的有機食品,當然包括蔬果。




但是又常聽到這些標榜有機的東西,其實不 有機




 




(所謂有機的定義,如果還有人沒概念也可以上網"股溝"一下)




講師現場當然有說明,但是,他希望我們能有一個認知,就是,要達到完全無農藥,無化學汙染,以我們台灣如此小的土地來說,幾乎是不可能。





因為稍有概念的人都知道,有機的條件,勢必要符合多少公頃以內都不可以有汙染,有就是說,現在有許多有心的農民,真的很積極努力的在研究如何改善種植的環境,無奈,大環境生病已經快病入膏肓了。




 




只能盡量減低。




 




另外種植方式,有的是財力較為雄厚的企業化經營,農地幅員較廣,好處是較不易受旁邊土地的汙染,但這種企業化的經營,通常是 量產式的單一種植,這樣可以降低成本,方便採收




 




但是,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體會,可能是我受了 這一生,至少當一次傻瓜這位日本木村ㄚ公的影響,我確信不管種什麼,大自然自有神奇的安排,哪些微生物是哪些害蟲的食物,而這些對某些植物來說是所謂的害蟲,其實又是另外一些植物的益蟲...




 




還有這位講師現場帶了有機芭樂,還有香蕉讓我們一邊品嚐,一邊透過照片,讓我們比較,一般所謂的 "慣性種植法 有機種植和現在常聽的 自然農法,大概有哪些差別。




 




其中一張芭樂樹長得好好的,但地上一點雜草都沒有,土地看起來甚至是貧脊的、乾涸的,顯然就是用了大量的除草劑~ 那就是我們一般食用的 慣性種植法




 




另一張有短短雜草,是農夫割短的,他說,因為雜草的根在成長的時候,其實就做了鬆土的動作,他將草割短的目的,只是希望它不要搶了芭樂的養份。




至少,這位農民用心,不使用農藥及化學肥料。




 




另一張是香蕉果園的照片,那果園的狀況更是一團 ”~ 感覺雜草叢生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自然農法,根據大自然的法則,植物 自然會尋找自己的出路




 




其實,聽完這場講座,我相信對我們自己到底吃進了什麼,有沒有辦法達到無毒,或只吃健康的食物答案是~ “不可能!!”




 




因為我們再怎麼用心,都避免不了那些根本搞不清來源的食品,更何況,我們經常抵擋不住不健康食品的誘惑!




 




有一位大姊她說,就算我們都支持那些農夫,我們買的也便宜不到哪去啦!




 




這一點,我卻覺得已經不重要了。




 




重要的是,我們已經感受到我們的土地在生病,若不趕快改善,不但種不出健康、安全的食材,甚至有一天,可能會種不出作物,那該怎麼辦?




 




講師說,就算是認證機構的貼紙,也不是百分百的保證。

他說,如果有辦法,就是直接找農民,而想了解這些農民是怎麼種植的,除了實際上去看他的農地,再來就是跟他聊天最根本的認證,就是農民的心。




 




講師說他希望推動社區農民的概念,大概就是希望人人都能就近買到健康的蔬果,然後讓這些辛苦並用心的農民,不要被大、中盤商所剝削,得到應得的報酬,然後才能夠有資金和條件繼續改善。




 




我希望這樣的理念能蔓延到每個人的心中。




 




為自己,更為後世子孫


 


 


這一生,至少當一次傻瓜~ 之前分享過的讀書心得


終於問到他的網頁~http://www.holihola.com/


還有朋友說這個也不錯~http://www.buylocal.tw/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長舌je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