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 陳聖元




 




高二那年離開新竹高中到芬蘭當一年的交換學生,回來後把這一年的經歷和見聞寫成了一本 “GO!來去芬蘭上課,或許就是這本書,引發了大麻煩樂於 出走的念頭。




 




如今,這位從芬蘭回來的大男孩~聖元,已經進入了大學,但卻沒有停止思考芬蘭年輕人與自己的想法有何不同。




 




一封來自異鄉的信,燃起了他出發去尋找答案的心,他再度前往芬蘭,經過實際的了解後再度與大家分享




 




首先我想先把他書中的一段話,說給擔心與疑惑,甚至開始否定自己 出走的意義的大麻煩看~




 




台灣的風氣總是強調 能力的重要,卻忽略的在學習過程中的這些經驗和感受,對於成長有多大的啟蒙力量。




 




過程,往往是最精采的,同樣的目的地,可以經過不同的路徑,用心去欣賞並感受過程中的喜怒哀樂,讓它成為你旅程中難忘的記憶。




 




同時,這些經驗,也將在你未來的人生中,創造不一樣的價值。




 




或許,計劃的結果和你預設的不同,但實現計劃的過程中帶來的意外之喜,對自己是另一種幫助或啟發。




 




所以,希望大麻煩不要為了一時的茫然,跌進了挫折的深淵,試著用幽默的心情,觀察你周遭的人事物;用心並腳踏實地的面對前來的困境;虛心誠懇的向身邊的朋友求教




 




 




很多人可能也跟我當初一樣,不明白為何要送孩子出國;就算要出國,大學或研究所後,不是更成熟,也可以較放心嗎?




 




這個十六到十八歲的年齡出去,除了要面對到了國外的適應與挑戰,還得要有心理準備,回來還是必須面對課程銜接問題,勢必又要經過一番的磨合期




 




書裡也有一段,或許可以說明我一部分的想法~




 




這個時期的可塑性最高,是一段邁向成年的前哨期,懂事又帶點童稚的青澀與好奇。這個年紀接觸異國環境的衝擊,對於文化的反思、人格的培養及知識的吸收,收穫將難以想像。




 




但年紀較長後,能影響的多半是出社會後的想法與態度,成長的啟發及人格發展的塑造已不會有太大的影響。




 




當然也有另一種擔心,就是當他人格還未定型,又沒有父母在身邊陪伴及叮嚀,說不定就往負面的方向走了。在某程度上來說,人生的每一步都像是在冒險,到底是應該待在安全的
舒適圈,還是走出去,步步都是考驗!




 




大麻煩的挫折或許有一部份來自~ 他以為是因為國外教育比台灣更自由開放,多元而且快樂,其實抱著這樣的想法,難怪會有失落感。




 




所以,就像老爺對大麻煩說的,他就像是帶了一百分的期待,結果,當然會有跟預期不一樣的地方,然後一路扣分,一路失落




應該要把心歸零了,再從出發開始後,對這趟旅程慢慢加分,才更容易有漸入佳境的感覺。




 




文化沒有對或錯,只是不同!”同樣的道理,各國的教育制度,也很難說什麼叫最好




 




如同作者聖元問他的一位朋友,覺得芬蘭教育好在什麼地方?




 




他的回答是~“好在很多選擇!”




 




而台灣只是因為傳統封閉的價值觀,讓我們忘了,我們也有很多叉路可以選擇的!




 




作者聖元的芬蘭朋友們,幾乎都在高中後就暫停學校課業,有的到其他國家當交換學生;有的到芬蘭其他區域打工或自費上類似成人教育~終身學習的機構 (歐洲大部分中學甚至大學都是不用學費的),就是對於芬蘭年輕人的選擇感到好奇,促使作者聖元再度回到芬蘭。




 




到了芬蘭,他借宿在每位朋友家中,一面完成為期約一個月的旅行,一面藉由與芬蘭朋友相處及透過他們的帶領,深入的理解芬蘭年輕人的思維,他們對自己人生的規劃,回頭思考台灣的孩子,面臨同樣的人生選擇時,所遇到來自傳統思維的阻礙,及束縛成了慣性之後,承擔自己人生責任的能力,似乎也變弱了。




 




這本書,真的讓我再次肯定了大麻煩的選擇是有意義的,雖然過程中,有許多負面的壓力及不確定感甚至危險,但是他有我們的鼓勵、轟爸轟媽的照顧,慢慢的也會有一些同學、朋友的協助和精神支持,更不用說經過這些磨練,在他身心產生的潛移默化的收穫了




 




就像作者聖元在書末的一句話~ “就是這些正面和負面的力量交織下,促使我不斷前進…”




 




說的太好了!




 




也說,當初剛到芬蘭,開學的前一個月也幾乎沒什麼朋友,只能 穿梭在充滿異樣眼光的人群裡...






他說,獨處,是靈魂的試金石,一個人的時候,心才有空間跟自己對話。




 




這句話,我希望也可以讓大麻煩思考一下,就讓自己利用這段時間,好好的跟自己對話吧!




 




同時, 試著在這裡,看到你自己不曾看到的東西。




 透過這個世界認識自己。




有一種無限可能的資產,叫做視野”… 他這幾句話,我都覺得對現在的大麻煩說,真是太受用了,希望他能好好的領略。




 




然後,旅行,是為了回家。”~ 吸取了飽飽的異國經驗,嘗試了各式的酸甜滋味,帶了滿滿的回憶我們等你回家!




 




 




最後,我要說給我自己聽~




 




他也舉了林書豪父母的選擇為例,台灣父母為了害怕孩子受傷,寧願為他選擇一條沒有荊棘的路。




 




而林書豪的父母能放手讓他捨棄當華爾街金童,讓他追尋自己的夢想,讓他勇敢的面對挫敗~




 




這本書,對於正面臨心疼孩子獨自在異鄉面對挫敗的我來說,更像是一劑強心針~讓差點懷疑自己當初幹嘛這麼狠心的我,重新思考,當初做這樣的選擇時,不就是希望達到這樣的效果嗎?




還有,孩子現在面臨的每一項挑戰,不就是當初所預期的嗎?




 




如果沒有現在的挫折和壓力,那不過是一段舒適的異國之旅,那又能期待他有多少成長和改變呢?




 




又寬心了一點^^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長舌je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6) 人氣()